“谢谢吴书记,这是我们应该退还的钱。”去年11月,元堡乡小塘村村民谭某某(化名)来到该乡纪委办公室,将3000元钱递交到乡纪委书记吴酬的手中,并一再感谢吴酬的开导。
退钱,还需要开导?
事情还要追溯到去年9月
元堡乡纪委收到“大数据”监督检查系统
转交的问题线索显示该乡小塘村村民
非贫困户谭某某却享受到了雨露计划
在接收到问题线索以后
吴酬带队立即开展调查
与谭某某开展交心谈心
宣传党的政策和
可以享受雨露计划政策的条件
“现在,请你说说,你家是怎么享受到雨露计划的呀?”在交心谈心之后,吴酬才正式抛出问题。
“吴书记,这与我无关呀。我也不清楚自己家为什么享受到了雨露计划。”谭某某面露难色,继续说道,“可是我暂时没有钱,等我收到工钱,我再来退。”
“自己享受到了政策,自己却不知道?背后肯定有猫腻。”在送走谭某某后,吴酬与办公室同事认真“合计”,决心挖出这雨露计划背后的故事。
于是,吴酬一行来到小塘村村委会询问当时情况,并实地走访谭某某家人。
经调查——
雨露计划是谭某某的孩子自己网上申报
在学校同意,提交市扶贫办后
市扶贫办将名单信息反馈到村里
但是该村并没有对人员信息进行认真核对
就盲目盖章通过
而导致此问题线索的产生
问题的根源找到了,吴酬对该村村支部书记田某某进行了警示谈话,要求田某某追回不符合条件的款项。
“吴书记,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我多次上门劝说,谭某某就说钱被孩子用了,承认退,可就是现在没钱。”一个多月过去了,事情依然没有进展,田某某给吴酬打来了“求救”电话。
“我们来想办法。”接到电话的吴酬带上工作人员,再次来到谭某某家中,想知道“为什么”。
“杨哥,最近没外出做事吗?老人身体好些没有?”吴酬看到谭某某家的老人身体微恙,忍不住关心道。随后,吴酬又关心了谭某某孩子的学习和家里的生活情况。
“最近家里老人有点不舒服,所以我在家就近做点零工……”慢慢地,谭某某脸上从进门的“黑云密布”,转变到有了笑容。
“吴书记,你不知道,其实我不是不给,我是心里有点堵。”谭某某打开了“话匣子”。
“老哥,对于这件事情,确实也属于村书记工作疏忽、把关不严,我们已经对他开展了警示谈话。”在了解到具体情况后,吴酬说道,“你放心,我还要回去再强调一下工作作风的。”
“孩子将钱用了,你也不要给他太大压力,我们也要一起来疏导他的情绪,他也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对不对?”在得知谭某某的孩子因为钱的事情情绪低迷,吴酬又补充道。
“谢谢吴书记,我结账后就马上把钱还回来。”经过与吴酬的交心谈心,谭某某顺心地表态道。
“吴书记,我们要感谢党的政策好,才让我们生活越好。我们会更努力的。”没想到,第二天,谭某某一大早就来到乡纪委办公室来退钱。
把信访群众当家人,信访来件当家书,信访事项当家事,真正将信访举报办理走到群众家里、走到群众心里,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见感情”。
有些问题线索的办理和信访来件的处理其实异曲同工。问题线索一时不能解决,上访群众重复上访,仅仅可能是有心结未能打开。我们要“踏破门槛、跟到田坎、走进心坎”,用自己的细心调查、贴心问候、耐心调解,用温暖消除隔阂,用真情拉近距离,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为群众分忧解难。解决的也许是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却可能是牵系群众舒心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