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搞不清各个意见箱有啥不同,有意见该投哪个。”“我对意见箱有意见,村里挂的各类问题意见箱一长排,但真起作用的却不多。”这是海南省万宁市三更罗镇纪委之前在内岭村督查扶贫工作、走访群众过程中,收集到的关于意见箱的意见。在整改之前该村设有便民服务站意见箱、党员服务点意见箱、“三联三问三帮”意见箱、信息公开意见箱等8个意见箱,有新有旧,有的是村里自行设置,有的是上级单位设置。
据媒体近日报道,万宁市纪委监委针对内岭村意见箱设置混乱、意见建议躺在意见箱里“睡懒觉”的问题,已经督导相关单位进行了全面整改,“意见箱问题整改已完成,经走访,群众整体上对此较为满意,已提醒三更罗镇持续关注制度执行情况,不让同样的问题反弹。”内岭村意见箱过多过滥的问题已经得到整改,但其他地方有没有类似问题?需要举一反三、警钟长鸣。
基层设立的意见箱,是组织听取民声、了解民意、接受群众监督的有效渠道,用好了可以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有效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改进工作作风、融洽干群关系,有效避免工作中的乱作为、不作为。同时,还能发挥群众监督不良现象、及时发现和抑制各种违规行为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然而,为何现实当中却有不少群众对此并不买账?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意见箱过多过滥,设置混乱。在一些地方,不少部门布置工作,往往要以接受群众监督为名设立举报箱、意见箱,而老百姓很难区分不同的问题该投哪个意见箱。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是将意见箱一挂了事,应付检查。如此一来,导致大量意见箱长期闲置无人管理,甚至连钥匙都没有了。“有的意见箱上蒙着厚厚的灰尘,连意见箱上的字都看不清了;有的意见箱锁头已经生锈,应该很久没有打开了……”本该是掌握群众心声的意见箱,反成了群众诉求的“中梗阻”。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在基层村、社区,意见箱分得太细、设立过多,反倒容易沦为形式主义、遭人诟病,甚至可能导致相关部门在服务群众的工作中互相推诿扯皮,最终无人具体负责。所以说,管用的意见箱,有一个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