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说话”的36头牛

    【打印正文】 日期:2020-12-21 08:47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浏览:4698    

“大家一定要吸取我的教训,千万不能心存侥幸,不然迟早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近日,江西省安远县纪委监委在孔田镇运用当地一起扶贫领域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当事人叶某明面对群众说出心里话,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此前,有群众反映,孔田镇下龙村有6名贫困户没养牛,却领了养牛的产业补助资金。县纪委监委把信访件转办给孔田镇纪委,要求对有关问题进行初核。

调查发现,2016年3月,该镇下龙村成立了以养牛为主要业务的牛腾农业专业合作社,其法人和实际出资人为下龙村支委委员、村委会主任叶某明。为了获取更优惠的产业贷款政策,叶某明找到该村6户贫困户入股合作社。

叶某明告诉这6户贫困户,每户以2500元入股,年终可参与合作社分红。他还表示,如果合作社经营不善,将如数退回2500元股金。后有5户贫困户以资金入股,1户贫困户以劳动力冲抵股金入股。

然而,事情并没有按叶某明的期望发展。因不符合贴息贷款申请要求,合作社的贷款申请失败了。因为经营不善,养牛场也渐渐入不敷出。

眼看着“白忙活”一场,这时,县里第四季度产业扶贫补助的申报时间到了,叶某明又想出一招:给6户贫困户申报养牛产业补助。由于实际上并没有养牛,也没有参与过合作社经营,贫困户们担心验收时过不了关。

“放心吧,这些牛又不会说话,谁知道不是你们的?等验收时分配到你们名下,肯定没问题的。”叶某明拍胸脯保证,想着申请补助是为贫困户“办事”,也没进自己的口袋,也过了自己心里那一关。

后来,县里的产业验收组到下龙村实地查看贫困户养牛情况,叶某明按照每户1头种牛、5头肉牛的标准,把合作社里的牛分配给了并未参与实际经营的贫困户,且顺利通过了验收。2017年年初,6户没有养牛的贫困户分别获得了5000元产业补助资金。

牛固然不会说话,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在铁的事实和证据面前,叶某明承认了自己虚构养殖情况,借牛给贫困户申报产业扶贫补助的违纪行为。

明知贫困户没有养牛,却为他们在产业验收时“打掩护”,使扶贫资金遭受损失。最终,叶某明因违反工作纪律被孔田镇纪委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责令辞去村委会主任职务。下龙村党支部因对党员教育管理不力,时任党支部书记叶某跃被责令作出书面检查。(通讯员 江西省安远县纪委监委甘士莲 || 责任编辑 周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