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关注丨斩断黑色利益链

    【打印正文】 日期:2021-08-11 08:04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作者:吕佳蓉 吴宇轩    浏览:28599    

聚焦公职人员与不法中介相互勾结侵害群众利益问题
斩断黑色利益链

为进一步斩断房产领域“黑中介”链条,8月10日,四川省成都市纪委监委第六纪检监察室与成都市纪委监委驻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纪检监察组联合组成监督检查组,赴成都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城南办证点检查二手房交易相关手续办理情况。曾怡 摄

8月9日,四川省成都市纪委监委通报6起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典型案例,其中都江堰市住建局房屋产权交易中心原聘用工作人员李杰利用职务之便违规办理二手房购房资格问题,引发关注。

通报显示,2019年3月至7月,李杰利用其负责二手房购房资格审查的职务便利,单独或伙同同事张某(另案处理),接受房产中介、社会人员的请托,为不符合购房资格的人员违规通过购房资格审查,李杰先后单独受贿4万元,与同事张某共同受贿32万余元。

公职人员与中介机构内外勾结谋取不正当利益,既污染营商环境,又损害百姓切身利益,群众反映强烈。公职人员与“黑中介”相互勾结有哪些典型表现?此类违纪违法现象易发多发原因何在?如何斩断公职人员与“黑中介”勾结的利益链?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不叫号干私活,窗口人员与中介机构串通成行业潜规则

“政务大厅的窗口很多,但办理业务的只有一两个,还存在中介插队、不按号办理等情况。”“排队至少要半天,我们专门从外地回来办理,耗不起,只能找中介。”……

近日,吉林省公主岭市纪委监委“微腐败”调查组在走访时接到群众反映,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窗口存在排队时间久、插队严重,部分窗口不叫号、干私活,甚至有“黄牛”公然卖号牟利等问题。

公主岭市纪委监委迅速组织人员,深挖彻查。在调查过程中,一段不同寻常的监控录像进入调查组的视线。

政务大厅每天8点半上班,一名窗口工作人员却经常早上6点就拎着2个装满文件的袋子来上班,午休没有群众办理业务时也在忙着工作。

一边是群众苦苦等待,排不上号;另一边却是工作人员忙个不停,毫无闲暇。

事出反常。调查组将该工作人员纳入重点调查对象,对几名行为同样异常的工作人员情况进行比对。调查人员发现,他们都与当地房地产中介公司有频繁资金往来。

“办理业务的人很多,按程序须叫号、排队、拍照,费时费力。为了节省时间,他们会找我帮忙快速办理,给一定的好处费。”面对确凿证据,该窗口5名工作人员如实交代了其与房地产中介串通,利用工作便利收取好处费的事实。

至此,一条黑色利益链浮出水面。

原来,近年来颇为繁荣的房地产交易市场,让一些窗口工作人员与中介机构嗅到了“商机”。“正常办理需5个工作日,‘加急’2到3天就出证,这是我们之间的‘潜规则’。”据某房地产中介交代,“一单生意,我们从中收取200到400元不等的手续费,业务办好,通过微信发给具体承办人员100到200元左右的‘辛苦费’”。

就这样,中介人员在前面承揽不动产登记代办业务,收取代办费;窗口工作人员在后面通过少开窗口等方式制造办事群众拥堵,变相把办事群众“逼”向中介,二者联手从中获利。

经查,2017年6月至2021年5月,公主岭市自然资源局(原公主岭市国土资源局)不动产登记中心部分工作人员分别与23家房地产中介公司、物业公司、房地产开发商串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上述公司办理不动产登记提供帮助,按每笔登记业务100元至400元不等收受好处费,共计31万余元。公主岭市纪委监委办案人员介绍,目前,12名涉事工作人员已全部调离岗位,并拟给予相应处分。

黑色链条大多集中在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其中住建、交管、人社等部门易发多发

记者梳理相关案例发现,公职人员与中介机构相互勾结形成的黑色利益链,大多集中在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其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商行政管理、公安交管、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易发多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与群众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个别公职人员在办理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就业服务等业务过程中,与中介人员内外勾结,谋取私利。

2020年12月23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天悦,市医保中心主任杨林,道里区委常委、副区长周长河等人因推进“放管服”改革不力、放管结合不到位,造成群众办理医保难等问题被问责的典型案例。

此前,一则名为《办医保难排号 代办收钱可以帮你快速办结》的专题片在媒体播出。视频显示,群众如需办理医保,需要到哈尔滨市道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彻夜排队。调查发现,这背后竟是区医保中心工作人员与中介内外勾结,通过代办谋取私利,共违规插队办理医保业务101件次,收受好处费6300余元。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直接面向群众和企业提供服务,少数公职人员从中摸到“发财”的门道,在办理工商登记等业务中,人为设置“门槛”,通过刁难、暗示、推荐、指定等手段,将群众“逼”向中介,从中牟利。

“不找中介办不成事!”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湖南省原长沙市工商局芙蓉分局政务大厅中介多、预约慢等问题,芙蓉区纪委监委组成专案组深挖彻查。经查,注册登记科工作人员和中介机构内外勾结,为中介机构量身定制“本土措施”,违规将12个办事窗口中的5个窗口设置为中介专用窗口,每天为中介定向提供100个号;“特别”设置不能预约当日号,使前来咨询业务的群众不得不求助于中介。

在公安交管部门,民警(辅警)在办理机动车登记检验、办理驾驶证、违法处罚、事故处理等业务中,通过违规操作谋取私利的问题较为突出。

黑龙江省伊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科原民警滕洋、战艳利用职务之便与“黑中介”勾结,在被检验车辆未到场的情况下,非法为他人办理车辆无车年检和卖售虚假车辆档案,收受巨额贿赂。湖北省武汉市经开区交通大队原民警谢某利用审批机动车上牌的职务便利,允许未达标车辆在改装后进行电动车上牌登记,分6次收受不法中介所送现金及购物卡等共计13万余元。

一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公职人员在办理各类行政许可、房屋产权交易、抵押等业务过程中进行权力寻租,问题较为典型。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房地产管理局工作人员曾虹玉在区政务服务中心房管局窗口工作期间,利用手中职权“开门做生意”,多次通过更改打印虚假套数证明、更改契税证明日期、帮忙办理加急业务、撤销网签备案等方式,为房屋中介违规办理相关业务,通过电子红包或者转账形式收受好处费70余万元。

“人社、住建、交管、工商等部门涉及行政审批事项多,具体经办人员虽然职级较低,但事权较重,可谓‘位轻权重’,容易成为‘黑中介’重点‘围猎’的对象。”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纪委监委干部林元灿告诉记者。

一线行政审批岗位廉洁风险高,“小额多次”交易特征明显

不少办案人员告诉记者,与中介相互勾结的违纪违法问题多发易发于基层一线的行政审批岗位,如窗口工作人员、民警辅警等。

一方面,一线行政审批人员虽然职位不高,却握有实权。他们可以利用熟悉业务流程、分管具体审批、参与行政执法等职责便利,在直接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弄权勒卡、勾结中介、寻租牟利。“从我们查办案件情况来看,‘黑中介’之所以有恃无恐、肆意妄为,一个重要原因是背后有滥用权力的黑手,行政审批人员与群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暗箱操作有了可乘之机。”办案人员分析道。

另一方面,一线行政审批人员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个别人员纪法意识薄弱,“见钱办事”“谁拿钱、谁就优先办,谁拿钱多、谁就最快办”。

记者注意到,部分公职人员在100元、200元等小额多次的好处费中逐渐滑向腐败深渊。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原民警黄岳洪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黄岳洪多年从事车辆违章信息消除、年检及审验工作。从事驾驶证年检等代办业务的不法中介张君“盯”上了黄岳洪手中的权力,向其指出一条“生财之道”——

按规定,对一个记分周期内违章的异地驾驶证审验,必须本人参加3个小时以上学习,但部分驾驶员却愿意花钱了事。张君向其承诺,每“搞定”一笔异地驾驶员年审业务,可获得100元。第一单“业务”试水成功后,尝到甜头的黄岳洪慢慢丧失了底线,短短四个半月,黄岳洪违规办理18038笔异地驾驶证审验业务,收受贿赂176.9万元。

澧县纪委监委第五纪检监察室副主任周云告诉记者,黄岳洪每次贪的数额都不大,但一点一点积累起来,最终数额巨大。

不法中介往往会盯住能给他们带来利益的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精心策划实施“围猎”,并慢慢形成稳定的黑色链条。面对不法中介的“围猎”,公职人员一旦理想信念动摇,底线失守,就会导致腐败。

相关案件暴露出的监管漏洞不容忽视。辽宁省锦州市纪委监委曾查处一起锦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部分工作人员与不法中介勾结,层层设卡,收受1100余名办证群众好处费共计11.8万余元的腐败案件。

“从案件情况看,锦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内部管理僵化,监管制度缺失或落实不到位,导致各部门人员各自为政,给不法中介提供了可‘操作’空间。”锦州市纪委监委第五纪检监察室主任刘兴洲说。

周云同样认为,现有的监管机制对一些基层工作人员约束力偏弱,一些基层关键岗位甚至没有监管机制;有的一线人员长期占据关键岗位,极易滋生腐败

紧盯风险点精准施策,阻断利益输送通道,压减寻租空间

腐败链条是表,权力寻租是里。铲除公职人员和“黑中介”黑色利益链,要在标本兼治上下功夫。针对相关领域和岗位特点,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坚持精准施策、综合治理。

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群众只要掏出手机,登录“清廉网格365”智慧监督平台,行政许可、资质认定和专项资金划拨等情况就一目了然,发现问题还可以选择一键举报。

此前,柯城区住建、人社等不同职能部门各自为政,数据信息各管一摊。为打通数据壁垒,区纪委监委推动建立了“清廉网格365”智慧监督平台,把财政、民政、住建、人社等部门的数据整合在一起,建立一个集审批项目资金公开、信息查询、数据比对、受理投诉举报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监督平台,既方便群众查询,也利于群众监督,同时也为纪检监察机关精准发现问题线索开辟了新的渠道。“以窗口工作为例,通过设置阈值,当窗口工作人员的办证周期出现较大波动时,我们会及时进行核查。”柯城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规范权力运行是治本之策。重庆市北碚区纪委监委建制度、划界限、堵后门,督促职能部门建立区、街镇、村社三级“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公开网上办理事项清单8569项,其中,70%以上可网上申办,实现权力运行透明化,压缩权力设租、寻租空间。

在创新手段的同时,纪检监察机关积极督促监管部门开展“黑中介”清理整顿行动。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纪委监委敦促监管部门对重点领域开展靶向整治,取缔政务服务大厅中介专用窗口,对中介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清理规范,所有中介公司均实现全程电子化办理,有效阻断利益输送通道。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纪委监委聚焦行政审批领域有偿中介服务,开展了中介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推动建立完善中介机构失信行为惩戒和淘汰机制,以切断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部门及相关领导干部与中介机构之间的违规利益关联,营造公平规范的市场环境。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紧盯交管领域非法中介乱象,督促旗政务服务大厅开展“黄牛”专项治理行动,建立“黄牛”“黑名单”库,通过治理“黄牛”叫号行为,保障办事群众利益。